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究竟能不能相信?
能信。来自商业银行的人士坚称,这些数据,都是银行按照监管层的贷款五级分类以及本行的信贷资产分类管理办法,严格进行分类、评定后的结果。
不能信。大部分外资投行的专业人士则坚持看空中国银行业。他们认为,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暗藏水分,大量事实上的不良贷款并未出现在不良贷款的统计之中。
截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6%,与一季度末持平。尽管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7个月反弹,但反弹规模并不大,且不良贷款率依然没有突破1%的门槛线。
对于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更多的投资者则介于两派之间,他们对此将信将疑。
既然五级分类体系下,不良贷款(该指标主观意味比较浓)真实性存在争议,是否还有其他方式评判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
答案是肯定的。贷款四级分类框架下的逾期贷款,其实正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勾勒了当下银行业资产质量的走势。
五级分类弹性大
一名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称,最近一两年,贷款分类的“剪刀差”越来越大。这说明,资产质量下行的周期里,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认定,确实存在不审慎的地方。
分析贷款分类的“剪刀差”,还要从中国贷款分类标准的变化沿革开始讲起。
在2000年之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均采取四级分类的贷款分类标准,即把贷款按到期日是否归还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四级分类框架之下,任何一期本金或利息哪怕逾期1天,整笔贷款都将归类为逾期贷款。后三类,即“一逾两呆”统归于不良贷款。
2000年之后,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标准开始全面采取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五类,其中后三类则统称为不良贷款。
对比来看,四级分类的框架下,“一逾两呆”是依据合同到期日贷款归还与否的现实情况,对贷款风险程度进行评定。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实现了的贷款风险,有利于事后监督。
而五级分类覆盖贷款的整个生命周期,贷款从发放之日起就要受到连续的监测,根据还款人能力的变化,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档次,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显然,从这一点看,五级分类更有利于识别和弥补那些事实存在,但尚未发生的风险。
由于方法不同,两种贷款分类结果会有差异,这就形成了不良贷款的“剪刀差”。
从国际对比来看,贷款五级分类原则是国际上银行业通行的标准。但需要指出的是,五级分类的标准并不与四级分类冲突,监管层和公众考量银行资产质量时,亦会关注银行的逾期贷款情况,甚至逾期的指标更为重要。
一名国际评级机构人士就称,贷款逾期是确定发生的事实。在美国,美联储并不硬性要求美国银行业披露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但硬性要求其公布贷款逾期的情况。
尽管相比于四级分类,五级分类优点较多,但其却存在一个软肋,即方法不易把握,后三类贷款的弹性空间过大。换句话说,商业银行自身在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时,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出于粉饰财务报表等原因的考虑,可能隐藏了不良贷款。
在四级分类框架下,只要贷款一逾期,即划归至不良贷款,银行无任何操作空间;而五级分类框架下,不良贷款的确认需具备多个条件,即使贷款出现逾期也并不一定就属于不良贷款。
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是银行信贷资产在两种不同分类方法之间的一个交叉比例,反映逾期90天以上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指标是以间接的方法来反映五级分类的合理性。
而一般来说,逾期90天以上贷款应列入不良贷款,因此该指标通常会小于100%。指标越低,说明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更趋于谨慎和严格。
此外,在大原则上,监管层对五级分类有规定,但具体操作细节上,确认一笔不良贷款各行又有各自不同的标准。这就更加大了外界对于银行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真实性的担忧。
真实不良有多大?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395亿元,上半年累计增加466亿元,已经是连续7个季度反弹。从不良贷款率看,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6%,仍然控制在1%的范围之内。
从五级分类的情况看,1%的不良贷款率,即使放眼全球,亦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但从四级分类的角度考量,情况就有了较大变化。
举例而言,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496亿元,较年初增加77亿元;不良贷款率0.86%,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
但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末,城商行逾期90天以上的正常贷款余额却高达131亿元,较年初增加71亿元,增幅118%。若将此部分贷款归入不良进行测算,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将上升0.22个百分点,达到1.08%。
事实上,对于银行业当前面临的信用风险,就曾有银行高管表示过,当前,银行信贷风险3年暴露、5年爆发、7年损失的“357效应”已进入风险集中暴露期。资产质量管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从数据来看,不良贷款仅仅是轻微“双升”,但隐藏在逾期贷款中的风险,更让人担忧。
目前,对于全行业的逾期贷款规模、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等指标,银监会并不对外公布。在各界对银行资产质量担忧日甚的情况下,让公众和投资者准确了解银行贷款的风险,公布这一指标显得必要且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