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钱撤离、外资大行大举减持的打击下,香港市场的国企指数昨日收出“十一连跌”,下跌周期之长创下近18年之最。但港交所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尽管减持行为仍在继续,但已有一些大行开始逢低吸筹,从衍生品市场也可观察到,有大量资金流入高杠杆的中资股认购证博反弹。
在外资大行的推波助澜下,在港上市的中资股近期跌势惨烈。港交所最新披露的股权资料显示,摩根大通6月份以来大幅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人民币汇率走势敏感的H股仓位,其中在6月4日分别减持了东方航空937.1万股H 股及鞍钢股份1498.2万股H 股,6月5日又减持了海螺水泥4733万股H股。而自6月份以来,东方航空、鞍钢股份及海螺水泥的H股价格分别累计下跌了9.13%、8.53%及11.24%,远远跑输同期下跌6.72%的恒生指数。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其他H股上。比如5月份以来安徽皖通高速遭到澳洲联邦银行的连续减持,该行先后于5月8日、5月13日、5月15日及6月6日累计减持安徽皖通高速1596.2万股,套现近7000万港元。四轮减仓操作后,澳洲联邦银行持有该股的好仓比例从8.06%降至4.86%,由于持股量已降至5%的申报线以下,该行今后减持将不必再申报。与此同时,富达基金也被披露于6月5日减持中国机械工程118.84万股H 股;内地医疗器械股威高股份则于6月5日,遭施罗德基金减持495.6万股H 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几个交易日大行减持消息不止,但大宗交易平台上开始出现机构及大股东逢低加仓的身影。港交所披露的资料显示,近期减持动作频频的摩根大通,近期加仓了中国光大控股、中兴通讯及国药控股,加仓力度分别为319万股、194万股及35万股;此外,根据国泰航空最新申报,其于6月10日入市增持中国国航1384.4万股H 股,每股平均5.76港元,涉资7974.144万港元,持仓比例由 55.87% 升至56.18%。
不仅是大股东逢低换仓或加仓,衍生品市场上,也可观察到资金显著流入中资股认购证博股价反弹。渣打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昨日流入中资银行股、保险股等中资股相关认购证的资金大幅增加。其中,有7.7亿港元资金流入中国人寿H股认购证,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22%;有4.3亿港元资金流入中国平安H股认购证,较前一个交易日剧增157%.此外,红筹股腾讯及中移动的认购证也均得到3.6亿港元的资金流入。
“从外资大行的操作特点看,尽管机构整体趋于谨慎,但并未彻底离场,海外资金对中资股的兴趣也依然存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香港多位分析人士表示。
受访机构也普遍认为,当前港股已过度反映了美联储将退出量化宽松的利空,目前大市及很多中资股均已超卖,如果下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不会有真的政策举动,届时投资者的担忧情绪会得到很大缓解,市场也有望迎来反弹,而跌幅较大、盈利有保障的中资股有望成为大行重点配置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