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8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2.4和0.4个百分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增长放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铺张浪费型的消费得到遏制、境外旅游人次增多等。
据沈丹阳介绍,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餐饮收入增长8.4%,比上年同期放缓4.9个百分点,为2003年7月以来新低。特别是大型中高端餐饮销售下滑明显,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3.3%。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3%.此外,今年春节到境外、国外旅游的人增加,造成了一些消费外流。
沈丹阳称,还有一些分析认为,影响前两个月消费增长的原因还有部分城市实行汽车限行、限购以及油价高、停车难等因素,减缓了汽车及油品的消费。
对于全年的消费形势,沈丹阳预计总体乐观。“乐观不是盲目的,有许多支撑因素。”他表示,国家陆续出台了长期拉动消费政策,此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促进就业规划,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降低医疗费用等政策,都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国务院还提出要优先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等家庭服务业态,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还要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探索安排学生放春假、秋假等,也有利于释放家庭服务、旅游休闲等消费潜力、增加消费规模。“这些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通常所说的‘没钱消费’或者‘不敢消费’的机制性问题。”沈丹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