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税 > 正文

财政部报告: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

2013-07-25 10:55:59来源:中华财税网

财政部报告: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 税负达40%左右来源:财政部 作者:财政部经济建设司 阅读提示:财政

部网站昨日刊发名为《经济建设司:2013年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的报告。报告称,企业税费负担较重

压缩盈利空间,导致运营风险较高。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综合考虑税收、政府性基金、各项收费和社保金

等项目后的税负高达40%左右,超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经济建设司:2013年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
经济建设司/文

一、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从结构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轻工业;分

地区看,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最快。从行业看,41个大类工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除钢铁、煤炭等行业增速有

所减缓外,多数行业增速稳中有升,特别是汽车、机械等行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长12.3%,增速较去

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投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6.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7.6个

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2%,较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的空间布局呈现“投资增长中西

部地区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的特点。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快速增长,提升了我国工

业增长的活力。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制造业总体投资增速下降,上半年增长17.1%,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

点。其中,部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和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增长较快,而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

回落,表明我国制造业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三)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企业利润止跌回升。今年以来,很多产业集中度不同程度提高,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

积极推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以电解

铝业为例,通过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电解铝产品电耗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受益于外需回暖,上半年,我国出口总

额达到10528亿美元,增长10.4%,累计实现顺差1019.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6%。其中建材、电子信息产品

、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较快。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行业企业利润止跌回升。初步统计,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实现利润、主营收入利润率都好高于去年同期。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产业经济运行平稳,增速仍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从主要先行指标看,制造业PMI指数连续8

个月位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工业用电量增速震荡上升,显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是,部分行业特别是产

能严重过剩产业尚未摆脱下行压力,企业盈利状况继续恶化。
  
二、当前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当前,我国重点产业运行中遇到诸多困难,从短期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外需增长动力仍显不足。一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显著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据

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1-5月份,人民币实际加权有效汇率累积升值高达4%。二是近些年来,我国已成为国

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和全球贸易摩擦的中心。其中,矿产品、纺织及金属产品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优势产业

将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三是受国内宏观经济减速、消费信心不足因素影响,特别是前些年房地产、汽车、家

电等消费能力的提前和过度释放,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明显

低于前些年16%—18%的水平,大大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20.1%的增速。
  
(二)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尽管市场需求震荡回升,部分行业由于前期大规模投资导致产能大幅增加,产能过

剩矛盾日益突出,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目前,钢铁产能利用率下降到67%左右;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均

低于75%;船舶工业全年产能利用率为50%左右。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始终维持低位。例如,机械工业产品当月

价格指数连续18个月低于100。不仅如此,产能过剩形成的库存积压占用大量资金,企业流动资金日益紧张。
  
(三)企业成本快速上涨。今年以来,尽管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仍然大

幅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一方面导致企业开始使用质低价廉的原材料,增加了节能减排的压力;另一

方面企业加大减员增效力度,导致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信贷市场趋紧增加企业融资成本。6月末,人民币贷款新增

5.08万亿元,同比仅多增2217亿元。为降低信贷风险,银行更倾向于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进一

步上升。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压缩盈利空间,导致运营风险较高。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综合考虑税收、政府

性基金、各项收费和社保金等项目后的税负高达40%左右,超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四)产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目前重点产业技术装备仍然十分落后,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依存

度较大。比如,我国机械工业50%以上的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在重大装备领域更低,特别是高新技术设备、微细加

工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又如,集成电路长期以来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中低端芯片出口,高端芯片

进口”的格局难以突破。
  
究其原因,既有外需持续萎缩问题,也有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内需不足问题;但从根本上看

,是我国长期以来过度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推动、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与经济改革滞后、社会转

型不到位密切相关。
  
三、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总体上讲,我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开始逐步下降,产业发展的低成本竞争模式

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美国和欧洲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和欧洲力推的“再工业

化”战略,实质就是“制造业回归”,重塑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组。这将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不利

影响:一是国际产业的“逆转移”,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更为严重。二是中国与欧美贸易摩擦将加剧,直接影响

我国制造业产品竞争力。三是欧美可能加大资本和技术输出控制,对我国形成“技术封锁”,迟滞我国产业升级步

伐。
  
(二)“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将对我国低成本竞争模式形成巨大挑战。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耕地

面积持续减少,土地价格不断攀升;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原材料能源成本大幅度增加;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期待越来越来强烈,社会、企业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成本也将越来越

巨大。随着低成本要素优势的逐步减弱,我国产业发展“两头挤压”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三)现行体制机制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一是资源、能源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由政府控制定

价权的生产要素大部分价格严重偏低,这不仅助长了我国制造业过度重视低成本出口战略而忽视创新,而且造成国

内生产模式扭曲,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制造业,制造业产能过剩压力过大。二是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结

构和功能与发展创新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不匹配,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三是现行

中央与地方关系格局下,地方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过度重型化、服务业滞后”的格局。
  
四、当前促进产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重点产业稳定增长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一)落实和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增强对产业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首先,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压缩财政行政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加大和保障民生支出,刺激居民即期消费增长。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促进我国

消费需求转型升级。近期内,抓紧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信息惠民”工程,推进教育、卫生、社保、文化等重

点民生领域信息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刺激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需求,推动节能环保产品特别是光伏等产品的

广泛应用,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其次,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是在调整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新的投资需求。比如,做好

与民生密切相关、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基础性产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重大工程项目的储备和启动预案。

二是以城镇化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尤其是棚户区改造为重要抓手,保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三是加快建设新一

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和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大力开发新能源

技术或绿色技术,增加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
  
(二)实施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贸易政策。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

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继续发挥加工贸易的作用,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

加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构建境外营销网络,增强自主营销能力,积极开拓非传统出口市场

,推进市场多元化。完善进出口税收制度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重点产业中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深加

工型产品以及成套设备出口。
  
(三)分门别类地坚决抑制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化解产能过剩。一是强化环保监管

,严把环保准入关,严格控制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完善区域限批措施,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二是分

行业制定能耗限额、环保标准以及产能置换制度,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

置换指标交易,淘汰和退出一批产能。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产能。中央与地方财政适当安

排资金,支持消减产能过程中企业职工安置、资产处置。三是努力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拓展对外工程承包领

域,积极承揽基础设施、大型工业、能源、通信、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带动国内技术、产品等出口。引导企业在

境外设立经贸合作区,在资源能源富集和接近市场的境外地区,尽快建成一批境外资源开发和深加工基地,促进国

内过剩产能输出。
  
(四)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关键是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原则调整信贷政策,通过

窗口指导、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激活货币信贷存量,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

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培育新的增长点。运用各

种财政杠杆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五)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升产业集中度。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实力雄厚

、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一是研究设立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战略资本跟进,支持大企业做大

做强,待企业形成良性自我发展能力后择机退出。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力度,稳妥扩

大并购贷款规模,采取银团贷款等多种方式,对兼并重组后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鼓励金融机构设立面向海外的并

购融资中心或专营窗口,提供多样化、高层次的并购融资服务。三是落实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六)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一是加快取消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抓紧取消没有法律依据或不适应形势发展

的管理类、准入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二是稳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逐步消除重复征税。通过打通

增值税税收抵扣链,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三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针对船舶、纺织等主要的外向型产业,在人民

币升值较快的情况下,通过适度提高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退税率,以削弱给产业带来的负面冲击。四是加强对过桥

过路费的清理整顿,切实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五、努力营造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
  
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国际国内各种挑战,既要采取措施化解当前产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更要加快完善体

制机制建设,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间、审批环节。深

化投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投资核准、备案事项,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事中和事后检查。清理废除土

地、资源、环境、税收、电价等不合理的优惠政策和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限制措施,切实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的行政干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体系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有利于创新

创业的市场环境。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

,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创造制度基础。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二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建立起多层次的金融

体系。放宽准入与加强监管并进,积极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三是整合和引导金融

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的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为中小微企业

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三)深化财税改革和要素价格改革。深化财税改革,逐步完善消费税制度,将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及污染的产品

纳入征税范围,推进资源税、环保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土地、重要矿产和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改革,研究完善差别

电价、惩罚性水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四)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组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利用科研院所和高

校资源,配合国家资金支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投入,实现率先突破,带动产业发展。二是完

善鼓励科技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设备加速折旧等项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先进设

备投入。三是更多使用政府采购、标准等创新政策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建立培育自主品牌支持体系。四是积极推

进各类产业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协作、良性互动的高效供应链体系,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