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欧洲20多国超千企业要求放弃对华光伏征税

2013-04-11 10:22:12来源:中华财税网

  超过1000家欧洲光伏产品企业要求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太阳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它们认为,一旦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七成以上太阳能模板价格将大幅上升。

  实际上,案件在欧盟内部已明显分为两派,即下游安装商的反对派以及光伏生产企业的支持派。专家分析,两股力量的博弈将左右欧盟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令人担心的是,几乎与欧盟同时发起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美国日前公布的初裁结果对中方大大不利。

  欧洲20多国超千家企业高管签名发公开信

  事件的缘起是,欧盟委员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被业内人士称为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件。

  上述报道称,一份发给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的公开信中,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署。公开信中称,如果欧委会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终决定实施惩罚性关税,这可能对欧洲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作用。

  记者了解到,这份公开信的签名企业代表了欧盟光伏产品消费类企业的行业协会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的立场。据悉,该联盟发言人安德烈埃。迈鲍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市场上太阳能光伏产业供应链价值的70%在欧洲,上下游供应商创造的产值约400亿欧元。

  他认为,欧盟委员会一旦决定对中国太阳能厂家实施惩罚性关税,将对欧盟太阳能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危及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德国太阳能系统供应商IBC太阳能的诺贝特。哈恩也称,如果实施惩罚性关税,70%到80%在欧洲生产的太阳能模板价格将大幅上升,利润和需求将相应下降。“记者获悉,德国某市场研究公司公布一项调查结果,在英国,超过7%安装商表示,如果欧委会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他们将不得不关门歇业,而25%的安装商可能被迫裁员。”

  市场咨询机构Prognos今年2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关税可能造成英国太阳能市场萎缩高达80%,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英国经济损失34.6亿英镑,并伴随38600人下岗失业。

  两股力量在博弈:签名企业贡献26万个工作岗位

  实际上,针对中国光伏产业,欧盟内部已明显分为两派,其中,向中国销售光伏产品生产设备的企业以及在欧盟各国安装电池板企业,强烈反对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另外一派则来自以德国太阳能面板企业太阳能世界为代表的“欧盟支持太阳能行动”,他们指责中国太阳能企业价格倾销。

  “一旦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税,这将增加下游安装商的成本;另外一拨反对力量则来自消费者,不过消费者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

  林伯强解释,欧盟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会受到两股力量博弈的左右,一旦一方的力量驳倒另一方,裁决结果将偏向力量较大的一方。“现在反对的一方有1000家企业,支持征税的一方力量究竟有多大,还无法知晓。”

  实际上,欧盟光伏“双反”案以协会的名义申请,协会到底代表多少企业?有多少企业支持“双反”?占多大比重?这些问题都成为中方质疑欧盟的筹码。据商务部透露,中方产业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还有相关的上百家企业没有被包含进去。

  安德烈埃。迈鲍姆提供的数据是,上述签名企业为欧洲贡献了26.5万个工作岗位。而主张制裁中国光伏产品的企业,最多创造不过8000个工作岗位。

  美国初裁结果将制约欧盟裁决

  案件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冲击仍在发酵。此前,中国光伏巨头尚德宣布破产被认为与此直接相关。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宋和平8日表示,欧盟对华发起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冲击在尚德身上表现最大。

  3月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欧盟将自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登记。这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追溯期确立,即自3月6日起销往欧洲的中国光伏产品,将有可能适用欧盟之后公布的“双反”税率。

  记者了解到,欧盟对华发起“双反”调查本来安排在3月作出初裁,不过目前延期至6月7日后、8月9日前。

  中欧各界都在猜测初裁结果。林伯强认为,目前欧盟经济复苏缓慢,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关税将会对欧盟经济产生较大冲击,这成为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税的掣肘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东部时间3月20日,美国宣布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反补贴方面的初裁结果,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光伏反补贴税率为2.9%,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有关税率为4.73%,其他中国公司的光伏反补贴税率为3.61%.

  “除双方力量的博弈外,不可忽视美国初裁结果对欧盟委员会决定的影响。”林伯强提醒,欧盟委员会一旦撤销对华惩罚性关税,务必需要向欧洲光伏界提供为何不同于美国初裁的理由。“就目前来看,我对初裁结果并不乐观。”

  不过,有业界人士指出即便案件出现最坏的结果,按照规则,案件发生所在国可以请求在WTO框架下继续谈判、复审。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